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

有不為齋 ─ 林語堂故居

●有不為齋 ─ 林語堂故居。




※【兩腳踏東西文化,一心評宇宙文章。】,這樣的盛譽,先生當之無愧。

※十月30日拜訪有不為齋,一直思索有不為齋含蘊如何,有不為是哪些?
既有不為,必有所為,語堂先生著名的『生活的藝術』,膾炙人口,這位
大師不僅學貫中西,一生的信條做自己想做的事,他喜歡蘇東坡,推崇蘇
東坡『人格特質具備多面向天才所有的豐富多樣和幽默感,具有超絶的智
力和無邪的童稚心靈,結合了蛇的智慧與鴿子的溫文』。

※依我看,雖時代不同,際遇不同,但若論兩人情性、智慧,語堂先生不
就是活脫脫的蘇東坡。

※有不為是一種執著,正所謂『真摯、肯切、忠於自己】,語堂先生認為
『蘇東坡先生在玄學方面是佛教徒,知道生命是某物暫時的樣態,是短暫
軀殼裡的永恆靈魂,但是他不能接受生命是負累和苦難的理論』,或許蘇
東坡如語堂先生所言是樂天才子,但能識得這樣的心靈本質,先生的豁然
大度,慧詰靈巧,和蘇先生也相去不遠吧!

※我們試著在有不為齋尋找一種叫生活的態度吧!

●門面素雅的有不為齋 。



●扎根甚廣的一棵老榕。




●大師和夫人優雅自在的風采。




●書房裡的對聯─ 文如秋水波濤靜,品似春山蘊藉深。


●煙斗真是靈思泉源嗎?


●窗與窗的對話。



●據說大師常坐在陽台上觀望遠處的觀音山。





●庭院裡有先生的墓園。


●哲人的腳步印記。

※似乎有一些了解了,散步之必要,眺望之必要,天窗之必要,喝茶之必要
一棵老樹之必要,幽默之必要,有不為齋的真諦是不喜歡的通通可以不要!
不為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4 則留言 :

  1. 尋找一種叫生活的態度~不禁讓我想起咱們每週的趴趴走

    這樣的步調是我所喜歡的,或許加減也有些許的有不為的調性存在吧!!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一直想起你說的,爬山重視的是過程的喜悅,而不一定是攻頂的快感,

      我們這緩緩的步調,正是有所為,有所不為的態度吧!

      刪除
  2. 能灑脫的「不喜歡的通通可以不要!不為!」多真情至性,生活裡總有些羈羈

    絆絆、束束縛縛,哪天才能習得「放下」。你們生活的態度能有這股調性,很

    讚,很羨慕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因為生也有涯,因為體力已不如從前,所以我近日的體悟,是調整自己,不可能整盤都要,有些真的要放下,原來有所不為也是一種積極,取自己所需夠用就好。

      刪除